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图文直播:对话皖江 共谋发展大计高峰论坛

中安在线  2010-06-22 06:52

[摘要] “参会嘉宾思想火花的碰撞,对产业转移的真知灼见,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示范区建设,希望通过‘对话皖江’让各方更多地关注和了解皖江。”6月21日下午,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对话皖江”现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的一席开场白,为这场“头脑风暴”点了题

对话皖江 共谋发展大计

作为“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期间一次重要的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高规格宣传活动----《对话皖江》,将在回顾总结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基础

会议议程:

15:45 嘉宾介绍

15:55 领导致辞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

16:00 嘉宾陈述 每位台上嘉宾作3发言

16:30 嘉宾交流 主持人与台上嘉宾进行对话交流

17:00 互动讨论 主持人、台上嘉宾和台下嘉宾进行互动交流

17:45 活动结束

图文直播:

 

“对话皖江”现场

[主持人] 《对话皖江》专题访谈,是徽商大会期间系列活动中一次重要的专题活动。它围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邀请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江浙沪地区的相关领导和企业代表,通过对话交流,共谋发展大计。时间为6月21日下午,在合肥市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厅举办。(2010-6-21 10:40:56)

[主持人] 嘉宾主持芮成钢:大家好!(2010-6-21 16:00:08)

芮成钢主持《对话皖江》高峰论坛

嘉宾主持:芮成刚

[主持人] 芮成刚:作为一个合肥人,一个安徽人,今天在这里为这次的徽商大会主持这样一场精彩的活动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光荣,最近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也是派我和我的同事在世界各个国家做了一些报道,在当前非常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大背景下,请到安徽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以及国家的相关部委领导。(2010-6-21 16:02:55)

[主持人] 芮成刚:我们今天的热门核心词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这个词我们已经说了很久,不是的话题,我想分享的是,就在这几天,我自己也是刚刚从日本回来,之前刚刚在欧洲转了一大圈,全世界议论中国的话题,问的的问题是“中国的劳动力未来怎么样”。(2010-6-21 16:04:00)

[主持人] 芮成刚:中国第二代农民工和劳动力确实出现很多新的变化,最近大家也知道,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的劳动力人才的话题,中国的今天是不是日本的昨天。(2010-6-21 16:06:31)

[主持人] 是不是很多我们知道亚洲其他一些发达的国家走过的一些条路?接下来我们有请各位专家来做一个探讨。今天到场的嘉宾有我们国家各部委的专家以及安徽省各个市的领导以及中国一些的企业家代表。首先有请孙志刚副省长发言。(2010-6-21 16:24:34)

现场嘉宾发言

[嘉宾] 孙志刚: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以承接转移、创新共赢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专门组织了“对话皖江”访谈活动,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的综合优势。(2010-6-21 16:25:41)

[嘉宾] 今年1月12号,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这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顺应国内外产业新趋势,探索建立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范围形成更加合力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示范区是中央着眼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安徽的一项重大而特殊的任务,也是安徽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面临的新的重大发展机遇。(2010-6-21 16:26:45)

[嘉宾] 当前安徽正在举全省之力,大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努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时刻,举办对话皖江的访谈活动十分及时,很有意义。(2010-6-21 16:27:38)

[嘉宾] 各位嘉宾思想火花的碰撞,对产业转移的精辟见解,必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提示,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推进示范区的建设,我们也希望通过对话皖江,让各方面更多地关注皖江,了解皖江,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携手合作,创新共赢,谢谢。(2010-6-21 16:28:23)

[主持人] 芮成刚:现在全世界媒体都在热议未来中国十年发展之路,首先我想有请范恒山司长介绍一下。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比较优势,按传统的经济学来说,还是劳动力成本低,这个事实现在发生改变了吗?(2010-6-21 16:29:17)

[嘉宾] 范恒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对照世界范围来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劳动力成本低这个状况逐渐在发生变化,从近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看到了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这种特殊的情况。我们需要寻找其他的动力,比如说我们强化区域政策。(2010-6-21 16:30:11)

[主持人] 芮成刚:赵晋平先生有没有其他的意见要进行补充的? (2010-6-21 16:31:04)

[嘉宾] 赵晋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为什么企业要进行转移,一般按照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和经验,有一种可能性主要是为了获得价格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资源,通过降低产品的成本获得国际竞争力,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确实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产业转移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从中国目前来看,首先我们要看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趋势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发现我们北京、上海、深圳这样一些大城市,劳动力成本确实很高,但是面对沿海开放城市,他们的工资水平却是低于沿海大城市。(2010-6-21 16:34:03)

[嘉宾] 第二,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这样一个趋势,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劳动者需要增加收入。需要通过刺激消费、增加消费者收入的方式来扩大内需,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的需要。(2010-6-21 16:34:28)

[嘉宾] 第三,产业转移并不是把劳动力成本作为的选择。有市场驱动型,也有以国内市场作为主要投资目的的跨国公司,由过去的寻求加工组装基地这样一个功能正在逐步转向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投资。这种情况下,国内中西部这样一些地区,它的优势和作用会逐步增强,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目前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也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并不是仅仅依靠我们劳动力的优势,我们还有长期的经济成长的成长性,恰恰我们在面向跨国公司的调查中,往往也是这样选择的。我们也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加工组装和生产的体系。 (2010-6-21 16:34:53)

[主持人] 芮成刚:我想再补充一下,今天讨论似乎有两个线索,说说安徽的实践,另外一方面,中国整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劳动力发生的一个变化,您觉得产业的承接转移的过程背后,是否也有安徽的实践在里面,新一代的农民工跟上一代有些不一样,他们是不是更愿意选择在自己的家乡,离家乡近一点的地方工作,这个方面来说,是不是也是产业转移背后的驱动力之一?(2010-6-21 16:35:34)

[嘉宾] 沈卫国(安徽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大省市人口大省人口大省,劳动力大省,前几年我们每年的出口人员有1200万人,其中有300万人是在本省省内游动,800万在沿海地区打工,现在沿海地区城市不断的扩张,劳动力成本在提高,现在出去打工的上一代人包括现在的80后、甚至90后经历了若干年的打拼,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我问过他们,如果同样的工作,在家门口比沿海少拿两三百块钱。(2010-6-21 16:36:58)

[嘉宾] 你愿意在沿海还是家门口,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在家门口打工,虽然薪水少一点,但是可以照顾到家人,另外,安徽的生活成本比较低,少拿几百块,并不影响什么,国家考虑设立产业转移的一个因素也确确实实是安徽的优势所在。(2010-6-21 16:37:12)

[嘉宾] 俞建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这次产业转移的规划,真的凝聚了安徽人的智慧,我们去年这个时候在长三角、珠三角、大批的外资企业都会转移,但是都不知道往哪去,这次安徽提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是应对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的这样一种形势,上海来说,对产业转移的态度,我们是这样看待的,就是我们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承接方,也不是转移方,是企业主体,企业总归是要追求它的利润的化,它现在转移,无非就是它的资源的一种谋和,重新的一种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承接方来说也不是像过去那样挖人家墙角。作为企业来说用上海话来说以前是一种三夹板,现在安徽提出了一个这样国家的战略,大家都可以理直气壮把这个事情做好。(2010-6-21 16:39:01)

[主持人] 芮成刚:我们接下来有请浙江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锁芳发言。(2010-6-21 16:40:01)

[嘉宾] 朱锁芳(浙江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我是来自浙江省西北部,和我们安徽宣城市邻居,所以我们有这样一个关系,分不开。我对投资转移有三个倾向,一个是我们国际级的投资现在越来越向东南亚,劳动力比较丰富,相对来说生活成本比较低一些的越南、印度、泰国这些转移,我们也有一些例子,像台湾的仁宝集团,我们谈了一年多,最后他选择了越南。第二种倾向是我们国内的投资和产业转移也是向中部和西部转移,比如说我们现在富士康等都选择到了我们重庆,还有我们伟创立选择了江西赣州等,都是一些相对不发达地区,我观察我们第三个现象就是我们湖州企业都在悄悄地向我们宣城地区的广德等地区转移,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是产业转移不是我们意志能转移的,它是历史选择的一个必然。谢谢!(2010-6-21 16:40:42)

[嘉宾] 陈千茂(南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非常感谢,我来自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它的面积不大,只有15平方公里,可能在开发区里面只是一个小学生这样的级别,但是这个开发区经过18年的发展,到去年它的工业总产值已经突破了1500亿,也就是每平方公里上产值突破了100个亿,这其中有1000个亿来自电子信息产业。这个是着重于之前产业转移的选择。在本世纪初的时候很多大的台湾笔记本生产企业选择了上海、昆山,来建设大型笔记本生产基地,当时昆山和上海这一带成为全球的笔记本生产基地,作为南京来说面对长三角的经济龙头,如何选择产业转移,是简单选择笔记本零配件的生产还是另辟蹊径?(2010-6-21 16:42:29)

[嘉宾] 当时我们也做了一些选择,我们分析了笔记本的产业链,也分析了自己的区位优势和科研方面的优势,最终我们选定了把笔记本核心组建,也就是LCD作为我们产业发展方向,经过差不多十年的发展,开发区目前1000亿产值当中差不多有700亿来自电子生产企业,其中也吸引了韩国、日本、台湾包括我们本土的企业开发进驻。所以我觉得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对我们皖江区的发展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就是有的时候都不可能脱离整个全球产业转移这样一个大的宏观背景。(2010-6-21 16:43:02)

[嘉宾] 所以我们在转移的时候不仅仅瞄准长三角这个经济龙头,可以把眼光放更远一些,我们去寻找在经济发达地区薄弱的或者缺失的一环,利用我们自身的资源、成本上各方面的优势抓住机会,或许可以创出我们自己一片天地。我说这个话也不是说痴人说梦,也不是没有根据,其实在我们的合肥,我们的皖江经济区里面城市实际上已经在做这个工作了,在我们城市北面有正在建设大型液晶面板的工厂,这些都是在弥补长三角地区薄弱或者缺失的产业链环节。所以我想在未来皖江城市带发展中,可以把思路放得更宽一些,把眼光放更远一些,来寻找更好更丰富转移的机会。谢谢!(2010-6-21 16:43:20)

[主持人] 芮成刚:接下来我们把问题提给企业。(2010-6-21 16:47:32)

[主持人] 芮成钢:联合利华,我曾经见过全球500强CEO跟我说过这样的话,说如果中国劳动力成本还保持这样的水准的话等等,他们真的要把企业搬到比如越南、或者巴西、南美等等,我想对于联合利华来说究竟有哪些东西是别的国家给不了的,或者只有安徽能给,其他地方给不了的?(2010-6-21 16:48:00)

[嘉宾] 曾锡文(联合利华大中国区副总裁):这八年来,我们确实发展很快,现在我们在安徽超过一百亿的生产能力,超过十亿的税收,但是这个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生产要素的配置,实际上我们在向这里转移的时候,企业就是“鸭子”,“春江水暖鸭先知”。我是不太担心,因为联合利华在合肥的工厂是全球的,跟巴西差不多,我不太担心往外转,因为中国还有一个很大的购买力,它有着十三亿人口,这是任何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企业要素我们之所以转到这一块,有五个要素。(2010-6-21 16:50:08)

[嘉宾] 个,实际上不仅仅是劳动的成本,个是劳动力的供给,我们当时是随源而上,我们在上海,我也考察过湖州,当时为什么选择安徽,因为湖州也好、上海也好、安徽也好,民工的输出是安徽,能源的输出、教育,安徽是大专院校比较集中的学校。我们考虑国内市场的发展,也要考虑一千公里的输送半径,还有一个就是只有这么大的国内市场,在支撑出口就好做了,如果出口没有本地市场维护,你这个工厂效益是达不到的。所以在安徽这几年我们也达到了。(2010-6-21 16:50:23)

[嘉宾] 在上海我们把全球研究所也转移到那儿了,因为相对来说商务成本远远低于英国,所以我们就关掉日本、美国几个研究所,都往上海来。我们也是企业,我们也是商人,所以关键就是这个地方能不能给我们提供发展空间,我们认为中国还有一二十年是非常好的发展时间,至于以后我们还再看。(2010-6-21 16:50:41)

[主持人] 芮成刚:促成联合利华转移的最直接原因是不是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2010-6-21 16:50:59)

[嘉宾] 曾锡文:对,如果你用外地工人有一整套的东西,如果在安徽,比如在合肥,如果到上海他们就是去上海,对于一个安徽农村人来说到省城来说这是他的理想,到外地就是打工,这个是不一样的。所以以后我们主要针对当地需求和我们走全球战略,所以刚刚您说的对,实际上联合利华公司不是针对中国,而且还有配套,我在这边从瓶子,箱子,牙膏管我有无数的配套,包括原料,到那边去光是劳动力成本你就支撑不了多久。(2010-6-21 16:53:48)

[主持人] 芮成刚:现在我们把问题提给即将转移的企业,有中国企业的代表,蒋锡培是我们08年的年度经济人物,刚才听了这么多专家学者还有官员同行的这些说法,你的企业现在有这种转移内在的需求吗?(2010-6-21 16:54:01)

[嘉宾] 蒋锡培(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在回答芮成刚老师提这个问题之前,我有一个思考,外国人他们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还要二三十年,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安徽这个地方一看他一定会想明白。你说外国政府官员哪有这样这样中央批准国家战略以后,大家还来研究如何实施,如何保证安徽能够再发展二三十年,所以用一般经济规律是无法解释的,中国经济真的一定程度上是特色经济。另一个就是安徽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能够在这么关键时刻获得中央政府认可同意,把这样一个皖江产业转移的国家战略落户在安徽,现在各个省市都在争取国家批准,都要上升到国家战略,温家宝和胡锦涛总书记,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一个地方都要发展,看关键哪个地方能够争取中央的重视和支持,这个也很重要。我认为现在安徽要想发展的机会确实很好,大家已经感觉到,也认识到了,关键就是几条:(2010-6-21 16:55:10)

[嘉宾] 一条就是说确实是你这个地方要是平安的地区,因为绝大部分企业家特别是国外投资人,选择投资的话一定是这个地方治安怎么样,人家去要考虑的因素是安全,所以平安安徽对于无论是吸引中国的投资人,还是国际投资商都是至关重要的。安徽做得很好。(2010-6-21 16:55:34)

[嘉宾] 第二,就是你这个地区要能给人家赚钱,商人到这边来投资,他冒这倾家荡产的危险,外国的公司大部分也都是私有公司,中国的国企如果投资失误了,找几个客观理由,他照样当领导,但是民族企业可能都是背上全家性命,他就要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给他赚钱,这个有几个要素,首先金融产品怎么样,土地成本怎么样,税收负担怎么样,再一个就是碰到困难地方政府的态度等等等等。这个我觉得也是第二重要的。(2010-6-21 16:56:09)

[嘉宾] 第三,就是这边能不能有幸福感。到这里能不能是一个宜居城市,如果到这个地方只能赚钱,其他的因素发生变化以后,他还会不会在这里,这就非常重要。现在虽然好多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这个成本在他企业我总成本的比例并不是太高,他们没有考虑这么多,并不是你这边劳动力成本低他就一定来,有很多因素。所以总的来说就是他看这个地方是不是就是他想要来的地方,有安全,觉得在这里生活很幸福,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作为我们远东控股集团,我们也在选择一些地区投资,我们有电缆,,全球第六,我们现在还有一个上市公司。(2010-6-21 16:56:44)

[嘉宾] 还有,再加上股权投资,就是主业加上股权投资的发展战略已经被多数企业家所接受了,在五年前,十年前大家还在争论湖州的经济好还是江苏的经济好,现在叫多元化发展好,还是专业化发展好等等。现在如果选择第二个主业好好做好,争取在这个市场当中做到前三位或者前五位,然后适当的资源用于股权投资,这个也是有利于资源转移,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需要政府的好好把握,同时也需要我们企业家好好努力。谢谢!(2010-6-21 16:56:57)

[主持人] 芮成刚:你的员工对公司满意吗?(2010-6-21 16:57:14)

[嘉宾] 蒋锡培:现在远东是幸福感的企业之一,我相信是取决于几条:一条因为我们做企业也不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当时创办企业的初衷是使自己小家庭过得好一点就可以了,我们非常明白,做企业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跟这我的员工,所以我让他们一定过得好好的,因此远东主业在没有上市之前就有超过百位千万的资产,而且他们有非常多的培训,而且我们在这个地区的工资福利都是非常有竞争性的。(2010-6-21 17:13:49)

[嘉宾] 因此像安徽这样的地方就是怎么样善待本地企业,然后才能吸引国外的企业,因此我相信安徽省政府的战略是非常正确的,我们江苏有很多企业已经到安徽相应的地区,这样他们在这些地区能够很好地发展起来,一定会有示范效应,远东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落户安徽。(2010-6-21 17:14:04)

[主持人] 芮成刚:秘书长和主任,刚才蒋先生提到幸福感这个关健词。现在不光是中国老百姓用幸福指数来衡量,甚至拿这个来衡量我们官员的绩效考核,那么我们企业家幸福感、企业员工幸福感也很重要,在这个方面我们安徽有哪些具体考虑?(2010-6-21 17:14:51)

[嘉宾] 沈卫国:这个题目很大,过去在初级阶段的时候,更多解决温饱以及满足物质需求,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包括教育程度的提高,可能对于文化的方面需求和其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像现在我们说的80后、90后跟上一代不一样的,要在经济发展同时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我觉得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2010-6-21 17:15:56)

[嘉宾] 首先作为企业来说,要遵守劳动法,在自己发展挣钱的同时,履行必要的社会义务。第二个作为政府来说,在通过经济的发展,增加税收当中,在财政保障能力提高方面应该做相应的考虑,这些年来国家也在这方面做,比如养老、失业保障体系,特别是最近提升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再比如说对劳动力培训,还有城市的公共产品、教育,包括公园、道路、公交,都应该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增强而提供。第三个是自身,每个人的发展和其他人都有关系的,这里面有社会公德培训教育的问题,除了狭义的教育还有广义的教育,就是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的责任和素质,这个题目说的比较大,我说的不一定对,谢谢!(2010-6-21 17:16:11)

[嘉宾] 韦伟(省政府副秘书长):补充一点,刚才蒋先生说的重要一个理念就是安全,目前省委、省政府所做的全部的工作就可以概括为“安全”,这个安全一个方面指的是人才安全,企业家的人才安全,就是我们的社会稳定,包括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一系列的政策都是为了保持这一块土地平安。第二个就是财产的安全,财产的安全就比较广泛了,包括我刚才所说的,包括我们提供比较好的投资环境,税收优惠、土地优惠。我们采取的四十条政策中间,如果大家仔细研读一下会发现,实际上处处都显示着,我们很多的政策措施比我们在国内很多开发区,包括浦东、包括滨海更加优惠,目的就是为外来的、本地的投资者提供一个更有利、安全的财产环境。(2010-6-21 17:17:20)

[主持人] 芮成刚:我接下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感受,不一定准确来引入我们下一个话题,我自己作为一个合肥人,回到合肥看到合肥的变化我觉得特别开心,我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跟合肥的领导说,我说今天坐车经过姚公庙,看到那里都是高架,非常兴奋。但是另一方面感觉到,我候的合肥已经找不到了,候很可爱、亲切的中小城市的氛围找不到了,我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生活完了以后,回到合肥希望寻找过去的那种亲切、可爱的城市,那个回忆似乎找不到了,另一方面,我自己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也见证了北京的变化,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北京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北京跟世界其他城市越来越接近了,所以总的来说,似乎北京、上海的愿景是把自己变成东京和纽约,而合肥、南京的愿景是把自己的城市变成北京、上海。似乎我们做的事情都是原来发达国家已经做过的事情。(2010-6-21 17:17:54)

[主持人] 转移到承接产业转移话题上来。我们承接的时候,是否仅仅是一种重复,把沿海地区曾经走过的路再走一遍,中国承接国外的产业,是否也是承接国外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是不是在承接的时候,转移的过程当中做出一些不一样来,在制造和创造中间寻找一些新意。(2010-6-21 17:19:11)

[嘉宾] 范恒山:一个国家战略的诞生,不是说哪个领导跑几次就成了国家战略,所以国家战略首先它要基于国家的总体需要和地方实际需要的一种结合。在符合国家总体需要的前提下,什么样的地方能够上升到国家战略,这就要考虑它的比较优势,也就是说在你这个地方实施国家战略,非常典型,对于现在的发展和下一步的发展具有示范的意义。(2010-6-21 17:19:26)

[嘉宾] 回到刚才提到的问题上,我们一旦国家战略确立以后,是不是把我们的所有的布局、所有的安排都变成一个模式?我首先想说,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它就不符合国家战略和需要,国家战略需要一个根本点及就是要发挥这个地方的比较优势,要体现这个地方的特色,所以具体到我们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来说,我们从承接转移这个角度来说,在这个过程中间,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体现我们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三个结合非常重要。(2010-6-21 17:19:37)

[嘉宾] 个,要把承接转移同发挥我们的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安徽,我们这一段,我们皖江城市带这一段,已经形成了好的基础,通过承接把我们这个传统的优势发扬光大,同时加以提升。(2010-6-21 17:19:48)

[嘉宾] 第二个,我们要把我们的资源和其他的优势有机的发挥起来,不是为了重新替代,不是为了把人家的搬过来,把我们的技术搞掉,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在规划中间,我们特别提到一定要发挥我们皖江城市带,各个城市本身的产业优势,使之把它结合起来,这里面包括我们的现有资源优势和其他优势。(2010-6-21 17:20:15)

[嘉宾] 还有一个,我们要注意补充,所有我们发展需要的,我们薄弱的环节在承接中间把它补起来,把我们的短版补长,形成我们完整的产业体系,通过这种完善本身就能提高我们产业发展的水平。另外一个要特别处理好,在合力分工和企业一体化处理好。包括我们的环境保护、包括我们的社会服务等等都要一体化,但是一体化中间也要分工,不是搞成功能同步,不是搞成某一个城市的复制,所以我们希望再看到一个现代化的皖江城市带实验区的同时,我们也能够使芮记者找到当年古朴的、令人向往的回忆的地方,成为我们现代化城市的皇冠上的明珠一样,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谢谢!(2010-6-21 17:20:23)

[嘉宾] 赵晋平:刚才成刚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非常核心的问题。结论是肯定的、答案是的,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是建立在一个新的起点,必须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结合。否则的话,你这个转移,严格意义上说也可能是对过去问题的复制。首先我想说一个出发点,要符合当地的资源条件,符合未来的发展需要,在这样大的原则上,把握未来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从具体层面来看,我认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实际上是想形成更多的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我认为我们皖江的城市带产业集群化的未来应该是有三个方向。(2010-6-21 17:20:57)

[嘉宾] 个方向,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产业集群,比如说汽车、冶金、电子、建材产业集群,对于这些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产业集群,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外来的一些资源进行一些横向的整合,在规模、数量、品质上有所提高,任何一个产业转移,一个产业集群没有量是不行的,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2010-6-21 17:21:05)

[嘉宾] 第二个方向,通过引进技术、品牌、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经验,它的目的在于把我们现有的产业集群或者未来的产业集群的价值链向上、向下、向中高档方向延伸,我们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

第三个方向,我们一定要通过引进一些先进的资本要素,在我们这样一个皖江的城市带中,能够构建具有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包括像低炭经济也好,新能源,这样一些新的产业集群,这样一些新的产业集群会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奠定一个基础,这才是我们的方向,一定要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进行提高。(2010-6-21 17:21:17)

[嘉宾] 范恒山:我把我刚才的话题再延伸一下,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间,一定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一体化和凸显各自特色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我们皖江城市带转移示范区是否成功,如果我们弄成像上海,我可以这么说,你们是竞争不过上海的。(2010-6-21 17:21:41)

[主持人] 芮成刚:问一下安徽的领导,刚才我们发改委的范司长,还有我们经济学家赵部长的发言,概括一下就是安徽的明天应该不是上海、南京的昨天或者今天,应该是不一样的是吧?(2010-6-21 17:22:36)

[嘉宾] 韦伟: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提出在创新中承接,在开放中承接,在发展中承接,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基础上来承接,我们的承接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应该打造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的、现代化的新安徽,谢谢!(2010-6-21 17:22:47)

[主持人] 芮成刚:说到承接之前,还有一个被承接的问题,我想请教上海、湖州、南京的几位领导,上海被承接之后,如果升级的角度还没有跟上的话,会不会很尴尬?(2010-6-21 17:22:59)

[嘉宾] 朱锁芳:主持人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来之前我也想过一个问题,想什么问题?其实现在各地争项目已经到了非常白热化的阶段,从资本的稀缺度来说,我们走的比较早的东部地区,没有说我已经满足了,我可以主动的让你来承接,也不是说我中部地区迫切需要,也非常容易的把技术、资金和资源、信息自动的到来。主要是选择的问题,我选对了、选准了,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就像蒋先生说,你这个条件诱惑我了,我主动就会跑过来,我们做地方工作的,主要的问题是怎么样做好承接,一,选准符合地区发展的项目;第二个,选准了还要培养它,怎么培养它,让它有非常好的成本环境,一个鸡蛋不给他很好的温度它不会孵出小鸡来,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共同的一个共性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发展环境的问题,发展环境好了,承接的可能性就现实了,谢谢大家!(2010-6-21 17:23:33)

[嘉宾] 俞建明:我想补充一点,在2002年的时候,我、郑总、沈总是十年之前围绕联合利华这个案例转移和承接有过很值得回味的故事。当时对联合利华对转到上海,上海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全球的趋势,是跨国公司的资源整合,我们更多的是想上海是不是在服务环境、投资环境方面需不需要改进,通过这十年的发展,我们开始意识到,转移方和承接方要共同努力,现在承接方是在做筑巢引凤的工作,它这个巢肯定筑的比我们当初要筑的好,我们上海是腾龙换凤,我在想,十年之前,当时联合利华转移过去,十年以后,去年,英特尔转移,我们是积极配合,把它转移到成都。(2010-6-21 17:23:42)

[嘉宾] 蒋锡培:皖江城市带实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我们所有安徽的上下干部都是高度重视,一定要做好,这个是没有错,主动对接,积极把全球的产业吸引到安徽来,但是我还有一个想法,如果光是停留在这个层面,安徽可能还在第二梯队,能不能从第二梯队上升到梯队,一定要有全球眼光科学规划。现在很多的省份,包括上海、包括江苏,包括珠三角的广东等等,它不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了,而是创造更好的环境,在全球范围之内能够招到人才,你有了人才什么都有。所以我觉得要两手抓,两手都要抓。(2010-6-21 17:24:08)

[嘉宾] 陈千茂:刚刚说,转移的主体是企业,像我们联合利华的主任,虽然生产转移到安徽,但是更高端的市场留在了上海,这是生产要素的最合力的分配,这样的转移是值得鼓励的,而且这样合力的要素配置也是不可阻挡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转移,发达地区的经济就失去了示范的作用,我觉得这样的转型应该是鼓励的。(2010-6-21 17:24:28)

[主持人] 芮成刚:接下来我动用主持人的特权把个问题提个吴市长,刚才我聊到我对合肥市的个人的、不是很理性、很情感的一些体验,我的问题是,合肥如果作为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中小城市,我们不一定要跟北京、上海相比,做一个很美丽、很有竞争力的小城市有什么不好,我们合肥的发展愿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010-6-21 17:25:12)

[嘉宾] 吴存荣:大家都在说承接产业转移,我觉得主题非常好,创新、承接、示范。示范的概念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合肥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它的示范是围绕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不仅是在体制机制上示范,生态环境上示范,高新技术产业上示范,包括我们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上的示范,我们前面讨论更多的是在产业结构上面,产业上面的一些东西。(2010-6-21 17:25:55)

[嘉宾] 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有三句话,加快调整信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就是我们现有的优势产业;第三个通过创新、通过承接改造我们、升级我们的传统产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2010-6-21 17:27:58)

[嘉宾] 实际上承接产业转移是在持续中,在转移中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物流条件、成本优势、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在承接产业转移,实际上也是推动皖江地区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必然会推动城市化的过程,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当今世界所有的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带来了很巨大的效益,很巨大的好处,包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繁荣,生活水平提高带来巨大的好处。同时带来负效应,比如交通成本的增加,城市管理成本增加,包括成刚说的生产环境的影响和变化,这都是我们在考虑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的时候,首先确立把合肥打造成一个生态宜居城市,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功能完善,社会和谐、最重要的还是要生态宜居,所以我们在城市制定产业转移规划当中,这是一个目标,产业转移是我们具体的措施,措施和目标是两个层次的东西,在制定措施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目标,所以我想,只要把这两个定位关系抓准,措施落实,几个方面兼顾到的话,最后我想我们的遗憾会更少。(2010-6-21 17:28:10)

[主持人] 芮成刚:接下来我想请问芜湖市市长赵市长谈一下承接产业转移的想法?(2010-6-21 17:29:17)

[嘉宾] 赵馨群(芜湖市副市长):承接产业转移我觉得我们具有后发优势,既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同时也接受它的教训,所以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不是一个简单的承接,而是在承接当中去提升,同时要结合我们现有的产业基础来进行我们城市的产业定位,应该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就确定开发皖江、呼应浦东。我们芜湖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包括基础设施规划,包括我们一些环境保护的规划,第二个重点就是对先进产业做一些规划。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产业体系,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当中进行提升,同时按照企业家的要求,把我们城市建设成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治安非常安全,适宜人居的现代化滨江园林城市,谢谢!(2010-6-21 17:30:07)

[主持人] 芮成刚:接下来有请滁州市的市委书记韩先聪先生发言。(2010-6-21 17:30:22)

[嘉宾] 韩先聪(滁州市市委书记):我们在承接产业的时候,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具体操作的时候把握两个方面。哪些事我们来的最快,成本,做的的事情;哪些事在今后不给后人带来麻烦的事情,这两件事我们认为做好了,做到家了,也就是走好有自己特色的路子。这两件事这么提出来,我们在工作中怎么把握它?(2010-6-21 17:30:51)

[嘉宾] 首先像滁州是安徽靠东最近的城市,我们建设一个紧靠南京、连着合肥的新型城市,南京新家园,承接产业转移新型的工业园和东部靠的最近的物流后花园,我们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做。

围绕这三个方面又不和别人重复,还要来的快,成本低,一定要和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产业基础,自己所处的位置结合起来,比如说家电。滁州是家电传统基地,这次承接产业中间,我们就把家电这个事情搞明白,不论是白电、黑电还是小家电,这个产业要壮大应该怎么做,我们从源头、产业配套,包括员工,因为家电是员工比较多的产业,员工进来,居住,今后它的安家落业,我们要做很好的产业群,这样我们就不和别人重复了,我们这次产业转移中间,这个产业承接的比较好。

比如说我们资源性的产业,滁州是一个非金属化能源的密集地区。我们不走别人的老路子,按照这样走下去的话,我觉得能走出新的路子。(2010-6-21 17:31:12)

[主持人] 芮成刚:有请我们的虞爱华市长发言。(2010-6-21 17:31:32)

[嘉宾] 虞爱华(宣城市市长):宣城市比邻江苏、浙江,是安徽省一个既与江苏、又与浙江比邻的省辖市,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既占据了天时又占据了地利,我们经常说不靠一江靠两江。但是尽管占据天时地利,也并不意味着地缘能够实现产业转移。我们对于如何承接产业转移市委、市政府做了深入的调研,我们形成了三点共识。

一、我们认为产业转移不是单个企业的转移,而是产业基础或者是产业链条的转移。(2010-6-21 17:32:29)

[嘉宾] 第二个是产业转移,我们认为不是相对落后地方,政府一头的积极性,一方调动,应该是多方积极性,尤其是产业转移的主体,企业的积极性。

三,产业转移不简单是一个一般产业的转移,要结合地方的资源禀赋和地方的发展前景,基于这三点,宣城市在我们宣城市所辖的广德县和我们的郎溪县,以及我们的市区三个地方进行了试点,实行整体的产业转移,因为他们有着一定的优势,像广德县比邻浙江的杭州和湖州,郎溪县比邻江苏的南京和常州,地缘优势。

第二个是土地资源优势,郎溪和广德有大量的丘陵地带。第三个,它们有产业优势,第四个,它们有廉价的资源优势,根据这四个优势,我们实行了整体招商、产业招商,实践证明效果比较明显,我们郎溪县一次招商引进了上百家企业,所以我们感到这也是产业转移有效的创新和尝试,我觉得整体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地方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地方成本,也有利于三方三赢。一个是本地相对落后的地方经济发展;第二个,转移企业自身的需要;第三个,经济发达的地方相对在他们那个地方比较来说,相对比较落后的企业提升等级,谢谢!(2010-6-21 17:33:00)

[主持人] 芮成刚:谢谢虞市长,刚才吴存荣市长提出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创新共赢。接下来我要有请省两个集中区管委会的主任,一个是安池铜集中区的管委会主任张祥安和芜马巢集中区管委会的主任毕小彬来分享他们的观点,谢谢!(2010-6-21 17:33:38)

[嘉宾] 张祥安(安池铜集中区管委会主任张祥安):非常感谢主持人给这么一个机会,让我在这地方简要的把安池铜集中区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安池铜集中区顾名思义是安庆、池州、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按照省里的规划,这一个区现在规划了四个园区,四个园区初步的规划面积是500多平方公里,前三个园区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梅陇园区是省里直管直建。回答主持人这么一个问题,我想结合今天对话皖江的主题,三个主题词谈点看法,因为我们的管委会刚刚才组建完毕,虽然对很多工作还没有系统的、非常成熟的考虑,但是我个人感觉,在我们的集中区未来的工作当中,核心的是创新,重点在承接,关键要示范,我是这么理解的这三个关键词,正如主持人刚才所说,我们集中区的设置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产物,所以创新应该是我们未来各项工作一个核心的目标指向,我个人也在考虑,安池铜集中区创新怎么体现?可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2010-6-21 17:46:39)

[嘉宾] 一、构建体制上创新。怎么样围绕低成本、高效能、高服务来转变政府职能、人员架构和政策的出台。

二、在产业引入上创新。虽然我们是承接,但不是被动的,我认为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理念来承接产业转移,我想无外乎在产业引入当中突出一个大字和新字。所谓大就是大规模、集群式、产业链,这种方式的承接。所谓新就是引进的一些企业和项目,一定要体现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哪怕是产品产业也要体现新技术这一个核心理念。

三、我认为在开放模式上体现创新,我们可以预发达地区的政府、开发区的管委会包括国外的一些政府组织合作共建我们的园中园。也可以和大的合资者、大的商会,包括一些大的企业,合作共建我们的园中园,也可以与大的土建开发商进行合作。这种开发模式上的创新,我认为最后页会对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上面起到示范作用。

四、联动发展上体现创新。我是安池铜集中区,首先是夸江联动发展,其次是三个市要联动发展,还有一个是四个区之间联动发展,怎么样体现互补,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我想注意了这些问题,我们的示范区建设才能体现国家战略意图,也才能在未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上发挥作用。(2010-6-21 17:47:02)

[嘉宾] 毕小彬(芜马巢集中区管委会主任):刚才共性的问题,祥安同志说了,我们两个区大体相似,名称是芜马巢集中区,也就是包括芜湖、马鞍山、巢湖三个市。一共是两区八园,规划是216平方公里,省直管区位于巢湖的和县。我想结合目前管委会进驻以来工作的开展情况,顺便回答一下承接产业转移我们的一些想法。(2010-6-21 17:47:44)

[嘉宾] 管委会6月份启动了,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开展,首要的工作是启动规划工作,目前集中区总体规划前期工作已经开展,起步区就是二十平方公里的起步区的土地规划已经开始编制。我们前期工作做好以后,特别是总体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要高起点、高标准,要面向国际,实施这个规划,包括下一步的产业规划,也决定了我们下一步的承接动向。

第二项工作就是明确产业定位,首先省委、省政府包括我们的规划对集中区,特别是省管集中区的战略定位,它将来不是一般的工业区,也不是开发区,它是一个新型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密集区,换一句话说,以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城区,所以我们在将来的规划设计,特别是产业的规划设计上,肯定是一种新的理念,现在我们原有的其他省市的也好,省内也好,工业区也好,开发区也好都面临转型,所以我们在设计产业规划里面,都要有新的理念。

第三项工作,投融资平台的建设,作为我们管委会来说,即将成立建设投资公司,作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平台,目前各项筹备工作都完备,这个星期我们就能注册我们新区的公司,在这个方面我们也希望与发达地区、其他地区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包括股权投资,包括其他形式的合作。我们希望按照政府的要求,高起点、集群式来承接转移。(2010-6-21 17:48:06)

[主持人] 芮成刚:接下来我还想再请三位市里的领导阐述他们的观点,依次有请示范区城市之一安庆市市长和蚌埠市市长以及淮南市市长发言。(2010-6-21 17:48:47)

[嘉宾] 肖超英(安庆市市长):承接产业转移,对安庆来说是有序的转移。国务院发布的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对每个地区的转移定位很清楚,它这个定位避免了无须的转移,同时也把你地区的优势发挥出来。比如对安庆的规划就是建立成一个“承接石油、化工的基地、轻纺的基地”。点非常有序,我们非常明确我们要建设什么,我们需要的在哪里。

第二点,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本身,它就是一种创新和探索,比如说在我们安庆这个区域内,我们个园区是安庆自己以,刚才张先生介绍的安庆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园区。第二个,在我们安庆市枞阳县境内,又有一个枞阳园区,这个园区是三方共建的园区,就是我们枞阳县和省农垦集团和铜陵市三方共建的园区,这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就是一个创新。

第三点,承接转移还有一个我的想法就是我们要服务转移,作为我们安庆市,它是一个长江北岸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旅游城市,也是的园林城市,要把我们的三张名片擦亮,也就是把我们的城市要建设好,使我们转移来的企业在这儿,包括我们的企业家,能够创业,能够宜居,我觉得这三点对承接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谢谢!(2010-6-21 17:50:02)

[主持人] 芮成刚:在接下两位非示范区的市长发言之前,我想请范司长提一个问题。(2010-6-21 17:50:17)

[嘉宾] 范恒山:在蚌埠市长和淮南市长没发言之前,我想提这么一个问题,因为规划区的范围是有限制的,你们两个市都没有纳入到,或者正式纳入到规划区范围,我想问两位市长,你们如何在实施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过程当中,如何发挥你们的作用。(2010-6-21 17:50:31)

[嘉宾] 陈启涛:沿江开发之后,对于淮北和皖北地区的发展,客观上肯定会造成这样那样的影响,因此我们也感到压力千均。这次的皖江示范区,刚才范司长说的,实际上蚌埠是挂上边的,在合芜蚌自主实验区,蚌埠是重要的一极,这个方面来说,我们也在积极的谋划产业转移问题,但是我要说的,作为我们皖北地区的来说,我们还是要推动产业合作,争当产业合作的模范区,首先是皖北有皖北的优势,皖北人有志气,皖北地区有优势,皖北发展有希望,我们就是要树立新观念,创造新体制、优化新环境,树立新形象,培育新产业,推动合作,实现蚌埠、皖北的发展。我相信皖北地区在区域产业转移的大步伐当中,一定会加快发展。(2010-6-21 17:50:50)

[嘉宾] 今年前五个月,蚌埠利用市外资金121.1亿元,这次我们在会上签约的有24个项目,24个亿的项目,这也说明产业的转移、企业的投资,除了有政府推动之外,他们更多的是看重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因为蚌埠这个地方优势很多,是交通枢纽城市,是老工业城市,是创新城市,也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我们相信皖江的开发一定会进一步推动皖北的开发。我相信这个局面一定会形成,谢谢!(2010-6-21 17:50:53)

[嘉宾] 曹勇(淮南市市长):这次产业转移主题是企业,刚才专家们都说了承接产业承接地的比较优势,讲到了劳动力资源,讲到了其他资源,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能源,淮南作为一个能源之都,它的优势是独特的,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产业转移示范区里面,范司长对淮南非常偏爱,虽然在示范区里面,淮南没名但是有份,淮南的合淮工业走廊和大煤、大电项目都进入了国家战略,我感觉到这一点我们非常的欣慰。(2010-6-21 17:52:10)

[嘉宾] 同时我还要添一句,就是我们原省委书记王金山同志曾经提到“示范有范围、承接无界限”,淮南正在按照我们的比较优势,特我们按照四煤发展的理念,立足煤、延伸煤、不为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这也是范司长的指示和理念,我们在打造淮南这个增长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谢谢!(2010-6-21 17:52:21)

[嘉宾] 范恒山:我特别高兴,没在我们圈子范围的市长回答的很好,我把你们的讲话归纳为六个字。,城市继承你们的优势,第二,借势,借助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第三,造势,在这个基础上,我打我的亮点,这样你不会比在圈子里面的这些城市发展的差,或许搞得更好,我希望有这么一个局面。(2010-6-21 17:56:16)

[主持人] 芮成刚:范司长对刚才书记和市长非常满意,但是我还是想把话筒交给我们两位企业家的嘉宾,曾先生和蒋先生,您听了这么多市长的发言,对哪个城市印象最深,哪个城市给你的火花你听到最有新意和灵感?(2010-6-21 17:56:34)

[嘉宾] 蒋锡培:市长书记就是市长书记,水平各个很高,我接下来会安排我们的投资部门到相关城市去看一看,争取今年有机会跟其中某个市能够对接好,来发展自己的企业,来对我们安徽的社会经济做一点贡献,谢谢!(2010-6-21 17:56:52)

[嘉宾] 曾锡文:我刚才听了这些书记市长的发言,他们都很有想法,他们都很有热情,我在这里提醒一个,承接不是从企业的角度看承接,要考虑到土地密集度,虽然说起来都是几百平方公里,最后土地还是非常缺乏的,现在经常说投资密度,我觉得投资密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产出密度、税收密度,不能因为一两个企业,或者看起来投资很大,马上几千亩、几千亩的投入,那你们很快就会后悔莫及了,我考察过上海,他们就有很多教训,就觉得他们的土地集约的不够,这里是我想说的,我也觉得都是不错的,当然我们现在位于合肥,我对合肥还是充满热情的。(2010-6-21 17:57:12)

[主持人] 芮成刚: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的联动越来越高,现在全球的经济大背景不是特别好,再过几天,我就要参加G20峰会,我们频道刚刚去希腊、去西班牙、去英国,包括去日本等等,我们做了一个很系统的节目,我们调查的结果,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欧洲经济收缩是必然的事情,欧洲对中国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出口,这些债务问题是发达国家都有的问题,全球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一点没有消失,还有很多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知道,中国经济除了拉动内需之外,还有出口的依赖,在全球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我们宁可把事情想的更深一些,这种情况下,我们承接产业转移,要注意哪些问题?(2010-6-21 17:57:25)

[嘉宾] 范恒山:首先我对形势一向乐观,包括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在北京的经济学家的年会中间,绝大部分都认为中国经济要负增长的时候,我力挺中国经济一定能保持8%或者超过8%。中国有三个优势一定会使我们的经济保持长久发展的势头。(2010-6-21 17:57:38)

[嘉宾] 个,是有一个特别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只要你想干,什么事都能干到,或者能干城。

第二个,我们有一些特殊的比较优势,比如说我们即便不靠外部市场,我们内需能力也很强。

第三个,我们体制上有很多屏障,这些屏障足以抵挡一般国家可能发生的风险。

具体到产业转移,我们看到我这么多老朋友,这些市长、书记基本上90%我都熟识,都是在编制规划中间跟大家结下的友谊,听了他们的发言,和他们结识以后,我感觉有这么能干的一批领导班子在这里工作,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功建设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我也提醒,我们的路刚刚开始,今天上午我说的,实验区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东西,弄的好我们会创造历史,弄不好的话,我们会亏,所以在实验区建设中间,把握好规划、处理好,包括我上面谈到的一些关系,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一体化推进和凸显优势的关系,等等这些东西非常的重要,我以为现在战略目标已经确定,我们可以在战略上稍微藐视一点,我希望我们各位书记把重点放在战区上。比如说我们两个集中区的主任,他们本身是这一次新事物的一个新事物,是通过公开招聘产生的。我要特别提醒两位,我们举办这么一个集中区,除了起实验、示范作用以外,很重要一个作用是支撑和辐射作用,你们完全可以把这两个集中区变成一个新城,但是这不是我们的目标所在,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两个集中区的建设,同时带动我们整个区域的发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怎么照顾到其他没有集中园区的地方,使他们在这种园区中得到实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希望两位主任认真的考虑一下产业过程中间的共享机制问题,利益分配体系问题,非常重要,谢谢!(2010-6-21 17:58:02)

[嘉宾] 赵晋平:谢谢主持人,首先我跟范司长的意见是一样的,虽然我们暂时没有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确实还是存在的,但是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我们对世界经济复苏还是要持有信心,我个人认为缓慢的复苏今后还会进行,中国经济率先回升的势头还会持续下去。

第二点,围绕皖江城市带示范区的发展,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首先一点是肯定的,实际上刚才各位嘉宾、各位市长的发言中也反复提到这一点,就是你的示范区是否能够成功是由市场决定的,即使是由政府推动下的示范区,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我想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示范区最后的规划目标,使它能够成功恐怕是我们个要做的事情。

我们同时要注意,在市场力量作用下,这种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国际上是非常多的,成功的案例也是数不胜数,包括在斯坦福大学周边的硅谷,实际上就是靠市场的力量,或者自然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们注意到,我们市场条件、发育条件还不够成熟,我们在制度方面还有一些缺陷,政府的推动确实是不可或缺,而且非常重要的,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实验区,政府的推动,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点,应该在提高投资效益,完善投资环境。这个投资环境根据以往很多的调查我们发现,其中政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承接产业转移我们还是要从提高政府效率来入手。(2010-6-21 19:31:58)

[嘉宾] 第二点,我认为作为一个产业集群,不光是企业,我们在讨论产业集群的时候,似乎只把它作为一个企业的集群,产业集群包括相关的政府服务和中介组织等等,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左翼我们在示范区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和完善我们在产业集群中的政府的服务功能,同时要把相应的体系建立起来。

第三点要注意的是什么呢,既然我们要有一个高的起点,就一定要注意,现在在世界上,在全球范围来看,哪些产业集群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些产业集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一些大学或者科研院所为中心,逐步形成科研研究的产业集群,像硅谷是这样的,包括剑桥大学城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发挥住在示范区内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第四点就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意味着完整的配套能力,如果你具备这个配套能力,就有利于你吸收很多大的先进的项目,因为作为重要的跨国公司来说,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去做,它需要外包。恰恰在这种产业集群方面,意大利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意大利的工业企业平均人数是多少?43人,相当于日本的四分之一,德国、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它形成的产业集群的规模是最有竞争力的中小产业集群,这也是我们要培育中小企业的原因。

第五点,政府要培育扶持。要给予税收各方面的支持,这样会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的源泉和动力。(2010-6-21 19:32:35)

[主持人] 芮成刚:下面请媒体的朋友提问。(2010-6-21 19:34:02)

[嘉宾] 凤凰网记者:谢谢主持人,我代表凤凰新媒体和凤凰卫视提问。清华大学经济学家李稻葵在4月份在合肥向省政府提出建议:“迅速采取行动、从财政上给予绿色产能投资一定的补贴,同时提高环保标准和资源价格催生绿色产业”,请问沈主任和韦秘书长对此建议有何看法?第二个问题提给两位市长,一个是芜湖的赵馨群市长,芜湖的经济开发区起步的比较早,芜湖经验是否有借鉴的可能性,这个问题也是给毕小彬主任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提问案情的肖超英市场,安庆石化是如何借此良机将传统优势继续做大做强?(2010-6-21 19:35:41)

[嘉宾] 韦伟:节能降耗,如何保持安徽这样一个绿色、低炭经济,安徽省因为受长期历史积累和产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历史累积的过程,像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更多是依附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所以就造成了我们现在尤其三产中二产偏大,而三产比重偏小,尤其高耗能比重比较大。这是一个历史形成的过程。但是应该说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安徽省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我们这次这方面包括我们发展一些新兴产业,最典型的比如合肥新东方六代线等等,尤其皖北地区等都落户了。这些新兴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我们认为真正改安徽省产业结构靠存量是缓慢的,所以省委省政府如何紧紧抓住这个承接产业转移这个机遇是丝毫不能放松的,通过增量调整我们安徽省原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同时我们在承接过程中间应该说把节能降耗作为一条这方面的因素。所以谢谢这个媒体对我们安徽的关心,同时也请你向媒体转告我们安徽省在这个问题上面会保持百分之警惕的。(2010-6-21 19:37:06)

[主持人] 芮成刚:我觉得我自己作为一个记者,同时作为一个安徽人,今天获益匪浅。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承接转移过程当中本身是一个发展,是一个变化,是一个创新,一个把过去一些积习改掉,有一个新的发展,是一个互利,而且是多赢的局面。除了企业以外,确实还需要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配合,不管是管委会还是主管部门,包括专家学者,包括我们这些官员等等。最后还是一起为所有的企业,为所有利益相关方鼓掌,希望他们能把安徽建设得更美丽。谢谢!(2010-6-21 19:43:57)

[留言] (2010-6-21 20:01:4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合肥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